连海平:形式主义何止在扶贫慰问

2013年07月12日08:39  大洋网-广州日报

  前天,市长陈建华抨击了当前在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中存在的歪风,“弄袋大米、两瓶油、一床棉被,带一帮人到五保户、贫困户那去慰问,走一走、看一看,基本上属于形式主义。”(7月11日《南方日报》)

  一袋大米、两瓶油、一床棉被,一大帮人前呼后拥去扶贫,握握手、讲讲话、照照相,完了还可能用“三公消费”大鱼大肉、好菜好酒撮一顿,花费远比给贫困户的钱要多出许多……对此,我们早已见怪不怪。话经挑明,确实别扭,访寒问贫,本是好事,为什么不能将好事办实、实事办好?譬如问问对方需要什么,怎么才能帮得上忙,等等。将慰问当作任务来完成,扶贫一旦陷入形式,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了。

  细想起来,形式主义何止表现在扶贫慰问上?哪怕身在江湖之远,也知道形式主义之风有多烈。上面开一个会,下面各级要开N个会响应、落实,是形式主义;官员视察,众星拱月,走马观花,是形式主义;发生事故,“领导重视”、“作出批示”、“群众情绪稳定”,是形式主义……“会议没有不隆重的,闭幕没有不胜利的,讲话没有不重要的,鼓掌没有不热烈的,领导没有不重视的,成就没有不巨大的,工作没有不扎实的”……都是形式主义。

  固然,任何计划都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体现,任何工作都是通过一定形式落实。但是,如果只求形式、缺乏内容,只求表面、不讲效果,只管上面满意不满意,不怕群众背后骂娘,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。形式主义的惯常表现是:方案计划一大堆,只管制订不落实;目标要求常翻新,求新求异不求实;工作过程很热闹,实际问题没解决。可以说,形式主义是实事求是、执政为民之大敌。

  客观地说,许多官员内心也十分明白,官场上许多做法是形式主义,甚至内心还十分反感,可一旦到关键时候,自己还得按照形式主义那一套行事,不敢稍有逾越。这说明,反对形式主义,需要顶层设计,破除繁文缛节,扫除形式之风,难以指望基层官员当“黑马”。

  (连海平)

(原标题:形式主义何止在扶贫慰问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内蒙古落马统战部长多名旧部下受贿被查
  • 体育卡马乔就解约金问题正式将足协告上FIFA
  • 娱乐赵本山将密会冯小刚 确获邀语言类总导演
  • 财经发改委证实再造10个区域性城市群
  • 科技诺基亚发布4100万像素摄像头手机
  • 博客李承鹏:中国官场史是部循环播放的滥剧
  •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
  • 教育海归硕士应聘小学教师 因学历不符被拒
  • 育儿姐弟疑捉迷藏躲进木箱窒息身亡(图)